魔都100> 人物> 文化名人

魔都100:金镶玉传承人曹平 继承发展传统工艺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

中国人其实做不出西方艺术品

曹平犯过一次傻。

1993年,刚过而立的曹平怀揣推广中国玉文化的梦想,去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注定了绝大部分西方人欣赏不了中国人奉为至宝的玉,哪怕最好的和田白玉,在他们眼里也只是一块white stone。到一个从根本上不认可玉的国度推广玉雕,可想而知,这项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

然而,抛开推广玉文化的成败不论,旅居美国的经历,倒是给了曹平一个近距离接触西方艺术的机会,也为他的艺术创作打开了一扇中西结合的创新之门。

图:年轻时的曹平

做为玉雕师,曹平在美国最为关注的艺术形式就是雕塑。观摩了大量城市雕塑以及博物馆里的古代雕塑精品之后,曹平发觉,西方的雕塑作品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这主要得益于精准的动态造型和对色彩的运用。

将这些优秀的艺术表现手法,吸收运用到自己的玉雕创作中,是曹平的创新思路所在。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能使之与中国玉雕语言融合,而不显生硬、突兀。

对于“中西结合”式创新中“中”与“西”的平衡,曹平想得很清楚。“照搬西方雕塑没有意义。事实上,中国人并不能创作出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西方作品,就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理念而言,创作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会受到中国文化、中国理念的影响,从而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如果用中国的理念去做西方的艺术品,那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

因而曹平的选择是,在创作造型方面,适当引入西方在物体比例、空间透视关系等方面的表现手法,适度增加作品的写实意味。

《宝马》中马丰腴的体态参考唐马,马的造型和身上肌肉纹理的塑造则带有明显的西方雕塑手法

色彩方面,则借助黄金和宝石饰品鲜艳饱满的色泽,弥补玉石色泽温润单一的不足——这也是曹平创新金镶玉工艺的开端。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先加

人物篇

老字号篇

建筑篇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