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100> 建筑> 艺术殿堂

魔都100:走进上海电信博物馆 领略上海电信历史文化底蕴传奇色彩

    导读:喜讯!今年6月,又一座历史建筑被上海市列入市民可走进的7座外滩历史建筑之一,它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上海电信博物馆!什么?你竟然还不知道有座电信博物馆?别急,今天上海热线就带你近距离走进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电信博物馆坐落于延安东路34号,系192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建造的电报大厦(现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展陈面积约三千平方米。

馆内共分电报通信、市内电话通信、无线通信、长途电话通信、综合荟萃五大展示内容,中国电信业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从莫尔斯人工发报到卫星地球站建成,从长波电台开通到移动电话使用,从磁石电话出世到海底电缆敷设,通过各种实物、模型和图片一一展示。 在上海电信博物馆中,有不少珍贵的实物和史料是第一次面向公众:如1881年3月在上海成立上海电报局时,当时镶嵌在大门门楣上石质招牌原物;一张上世纪30年代“电话分营区域图”,红色的代表租界由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经营,绿色的代表华界由上海电话公司经营。这张图见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无法行使通信主权的悲哀;还有1956年3月,我国在西方技术封锁的恶劣环境下,自行生产的第一台BD55型电传机,这一自主创新成果结束了我国无法自制电传机的历史。

  电信业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上海电信博物馆中,还有大量的实物让你回想起过去的岁月:摇把子电话机、比砖块还大的“大哥大”、比碗口还粗的铅包电缆,还有用于查号的“旋转档夹”——每一圆形铁架竖着嵌入450片档格片,每一档格片密密麻麻横插42条户名条,虽然查号就像大海捞针,但一个熟练的查号员仅需20秒就能“捞”出用户需要的号码。这种旋转档夹人工查号方式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商上海电话公司一直沿用到1989年,被计算机查号取代也不过20年的历史。上海电信博物馆内,还有一个上世纪80年代上海弄堂口的公用传呼电话站模型,一按按钮,就会响起传呼电话阿姨的温软吴语,让观众惊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电信业的飞速发展。


    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均以其优雅、唯美的姿态,平和而富有内涵的气韵,描绘出高雅、贵族之身份。

1.jpg 

    进入馆内,两个字——气派!

    高雅而和谐是新古典风格的代名词。白色、金色、黄色、暗红是欧式风格中常见的主色调,少量白色糅合,使色彩看起来明亮、大方,使整个空间给人以开放、宽容的非凡气度,让人丝毫不显局促。可从常见的壁炉、水晶宫灯、罗马古柱看出这是新古典风格的点睛之笔。


 

1 2 3 ... 5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甘薇扬 责任编辑:先加

人物篇

老字号篇

建筑篇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